離島區防水公司 最近有人問,不是,是一直有人在問,屋面漏水了,有沒有便宜又方便的做法。非常能理解業主的心情,漏水是很煩心的事情,花掉很多錢買的房子,居然漏水,如果有便宜又方便的方法修復,皆大歡喜。誰也不希望再花一大筆錢,費時費神跑前跑後才能修復的。前幾天,有一位北京的業主,家住頂樓,衛生間天花漏水,我把她遇到的情況,結合這個問題的回答,給家住頂樓,正遇漏水不知道怎麼做的業主參考一下。
這位北京的業主,2008年的房子,16樓頂樓,100方的三室一廳兩衛一廚,衛生間天花有三處滴水,不是下雨就漏,而是在下大雨後,7-8個小時左右開始掛水珠並且滴落。
房子在建的時候,是在結構層上做了防水的,然後是保溫和保護層。2017年申請了北京市應急維修基金,直接在保護層,就是表層上批了一道砂漿,然後鋪了兩層SBS卷材,外露的,沒有再做保護層。
2019年7月下了大雨,第一次發現衛生間天花漏水。因爲第二次防水是五年保修的,防水公司過來糊弄了一下,在漏水對應的屋面打了補丁,後來再下大雨,一模一樣,同一個地方滴水。防水公司第二次保修,刷了一下煙道,漏水對應的屋面用了三個大卷材大面積重新鋪了一下,閉水試驗了24小時,沒有漏水。
業主以爲這應該沒事了吧,結果是大雨一下,濤聲依舊,同一個地方同樣滴水。
這下頭痛了,業主不知道咋辦才好。問防水公司,支支吾吾一會說這一會說那,沒有什麼具體說法。業主在網上使勁補防水知識,到處問尋才找到我們。
再回到文章標題提問,屋面防水有沒有便宜又方便的做法?有的啊,這個案例就是。直接在原來屋面的表面做防水,沒有保護層,便宜又方便、省事,你別說,這種做法,好多地方都有的,我們常常遇到。
聽到北京業主的遭遇,看到這樣所謂便宜又方便的屋面防水,我們真是五味雜陳,痛心不已。便宜嗎?相對正規做法肯定便宜,方便嗎?省事,都不用打鑿清理淤泥的,但問題是不管用啊,防不住水,有的業主覺得做了不漏了啊,但這只是暫時管用,過後不久就會漏,像北京這樣業主,2017年做的,2019年開始漏水。這樣看來,方便是暫時的,後面大麻煩等著,更加費時費力,便宜也不是真的便宜,沒用的防水,全是浪費。
從專業防水角度來分析一下
一是SBS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,不能直接外露,需要設置保護層。之前不漏,是因爲還沒有裂縫,時間久了,由於夏天熱冬天冷,溫差太大,卷材熱脹冷縮後很容易產生裂縫,從而喪失防水功能。一點破,全部破,你都不知道哪裡破損的。
二是防水層直接做在原屋面上,沒有與結構緊密粘接,很容易發生漏水繞過防水層,抄防水層後路,導致後續防水失效的情況。一旦發生這種情況,很難找到進水點在哪裡。北京業主發生漏水後,防水公司兩次在漏點正上方維修,但均以失敗收場。從業主反應的情況來看,大雨後7-8小時才滴水,這個進水點很可能離出水點比較遠,比如電梯井,女兒牆,煙道或者隔壁鄰居的屋面。
三是原來不漏,加了兩層防水後反而漏水,業主一直疑惑不解。在我們看來,這也是正常的。原來不漏,有可能防水和樓板都沒有問題,或者其中之一沒有問題,都不會漏水。後續防水施工,雖然沒有打鑿,但施工活動還是會有損壞原來的防水層或者把樓板震裂的可能。結果就是防水層失效(原來的加現在的),樓板裂縫導致漏水。我們經常會遇到業主反應,頂樓裝修,之前不漏,結果裝修後沒多久就漏水了,裝修公司又不承認有問題,雙方一直扯皮。而實際上,裝修打鑿的震動,是有可能讓樓板產生裂縫的,但這不能怪裝修公司,只要他們是在正常允許範圍內施工,就有免責的權利。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只有一小塊區域,或者天花陰角縫滲水,選擇局部維修,結果是越修越漏,修2-3次都不算多的。其實也是在維修的時候,一方面是沒有找到漏水點,另一方面也是破壞了周邊的防水和結構,再加上新舊防水層的搭接,都容易出現越修越漏的情況。
北京業主聽了我的分析,各種想辦法進行彌補,比如再加一層卷材,或者一小塊一小塊區域試水,查找漏點。在我們看來,都是錯上加錯,不僅解決不了問題,反而增加無謂的成本。我們建議是結構樓板以上所有層次全部打鑿清理乾淨,先處理衛生間的裂縫,然後用倒置式防水設計,再做二到三道防水,鋪保溫和批砂漿保護。她諮詢了一下正規防水公司,這樣下來的平方單價比裝修半包差不多,大概在800-900元一方。本來便宜一點的,後續鋪的卷材,要清理掉,非常費人工,反而增加了成本。
終極總結:屋面被動防水不存在便宜又方便的做法,所謂的便宜又方便的做法,不僅不管用,反而增加費用,更加費時費工。屋面防水設計是有原則有要求的,不能圖一時方便走捷徑,需要按屋面防水規範要求,一道一道工序,一層一層防水要做,才能保證有效不漏水。成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,防水亦然。